上海市人民政府7月29日發布消息,上海成立智慧城市建設小組,市委副書記、市長應勇任組長。在國家將智慧城市發展納入規劃之后,5G時代的到來之前,各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相繼進入了白熱化時期。
自2013年我國設立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以來,已經過去了5年,2019年中國的智慧城市已有顯著成績,尤其是北上廣深杭這些城市在在智慧城市的應用方向上更加多元化,包括智慧交通、智慧安防和智慧社區3大領域。
2016年12月上海發布《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“十三五”規劃》,具體內容上圍繞“營造智慧生活,發展智慧經濟,深化智慧治理,建設智慧財政,推進智慧城市區域示范”等五大應用領域打造“活力上海”。
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智慧城市建設已經產生成果,智慧交通、智慧安防、智慧社區已有多個項目落地。
智慧交通上奉賢全區2019年3月實現線上車位查詢、線上選擇泊車車位和停車時長繳費服務。公交車提供實時公交到站預報、部分路段實時路況展示、虛擬交通卡和乘車碼服務等,為都市人群提供更便捷、高效、安全的城市通行方式,注重車輛管理、停放、交通監控、公共交通等領域的智慧化落地。
智慧安防上以上海警方的框架搭建基本完成,夯實了智慧安防能力。全市110警情到場時間平均縮短20%,警情處置時間平均縮短35%。
智慧社區建設是上海在國內領先的領域,目前沿安防建設和社區服務兩大方向推進,通過布局ICT基礎設施,逐漸建成了基于信息和數據分析的智能管理及服務系統。市民云可提供上海市政務服、社區事務與周邊信息查詢等功能,“一網通辦”。智慧社區服務與社區居民之間橋梁,居民可在平臺上進行數據查看、開門、物業服務等活動。
相較于其他城市,上海對于智慧地標的建設有著良好的政策扶持和投入,根據億歐智庫的最新報告,北上廣深杭是我國智慧城市發展TOP5城市,上海的發展指數位居第一,其中智慧社區發展領先其他四個城市。